上星期,有一宗攝影界的大新聞:
星島日報 – 2011年6月24日(星期五)美國矽谷的新創企業Lytro將於今年稍後推出先拍照後聚焦的照相機,可能掀起二百多年來第一次的攝影革命。該技術源自Lytro華裔創辦人伍任(譯音,Ren Ng)在史丹福大學所寫的博士論文,可拍出3D立體照片。
人們經常說拍照是捕捉某個瞬間,但傳統攝影技術並沒有真正捕捉到某個瞬間,而只是捕捉了那個時刻的一個角度、一些光綫、一個焦點,採用Lytro相機拍出的照片則可以讓你如時光穿梭般回到某個瞬間。
新相機只要加以複雜的軟件,同一幀照片可在屏幕上隨意聚焦不同焦點,例如在聚會上的照片,可根據不同參加者定製出不同的照片,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主角。
可顯示3D照片
這種相機的原理是可以在瞬間捕捉到整個圖片的整個光場,而不僅僅捕捉到一束光綫。光場是指在每一個方向照來的每束光綫。因此,可以在拍完後重新對照片聚焦,或左右擺動方向,甚至顯示3D照片。除此之外,該相機還有小巧、快速等優點。
Lytro的創新技術令新相機小到足以放在口袋裏,Lytro華裔創辦人伍任在○六年於史丹福大學的博士畢業論文就是這部相機的核心技術--微透鏡陣列,足以代替一百部相機。
Lytro將在今年稍後推出該款新產品,售價未明。由於價格未確定,而且需要複雜的軟件系統配合,對於用戶來說是否需要複雜的操作等都是未知數。故此,業界認為,這項創新技資也可能涉及巨大風險。
新相機只要加以複雜的軟件,同一幀照片可在屏幕上隨意聚焦不同焦點,例如在聚會上的照片,可根據不同參加者定製出不同的照片,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主角。
可顯示3D照片
這種相機的原理是可以在瞬間捕捉到整個圖片的整個光場,而不僅僅捕捉到一束光綫。光場是指在每一個方向照來的每束光綫。因此,可以在拍完後重新對照片聚焦,或左右擺動方向,甚至顯示3D照片。除此之外,該相機還有小巧、快速等優點。
Lytro的創新技術令新相機小到足以放在口袋裏,Lytro華裔創辦人伍任在○六年於史丹福大學的博士畢業論文就是這部相機的核心技術--微透鏡陣列,足以代替一百部相機。
Lytro將在今年稍後推出該款新產品,售價未明。由於價格未確定,而且需要複雜的軟件系統配合,對於用戶來說是否需要複雜的操作等都是未知數。故此,業界認為,這項創新技資也可能涉及巨大風險。
乍看這則新聞稿,只是用文字來描述這項新技術,有點難以想像呢!各位可以看看這個官方網誌,會較為具體:
換句話說,各位希望相片的焦點要到前景、中景還是後景,只要用滑鼠游標對準按下去即可。同一個景點,不用再事先將相機的對焦放在不同的位置,然後拍攝幾張看不同效果。Lytro的賣點,就是一張相片可以隨你所想而調控。看上去,拍攝那一刻不用再理會光圈的大小去控制景深,也不用理會對焦的位置準確度了。
大家又對這種技術有何看法?
當然,這種技術的研究仍然處於一個非常初步的階段。紫翹看上去,有一些精細的問題還需要好好去解決。例如,對焦的精細度需要好好提升,不單止要分為前景、中景還是後景,還要將相片對焦細分至幾十個小格,甚至更多,才能把不同大小的主體突顯出來。
如果這種技術研究成功,又會否對各位平日拍攝學習的過程扭轉過來?各位學習攝影,第一課必定是要認識光圈、快門及ISO。而這種技術,是否會改寫了攝影第一課?
現階段,總會有一點新不如舊的感覺。攝影技術之高下立見,除了考驗構圖上的心思外,當中更會看光圈/對焦等等的運用是否得宜。而Lytro 這種先拍照後對焦的技術,則減低了攝影新手經常會遇到的拍攝失焦、調較光圈過大/過小的情況。
紫翹深信Lytro 這種技術的誕生,必定引起極大的爭議。決定性的瞬間(Decisive Moment)亦從此改寫:
「攝影,照我的想法,就是繪畫速寫,憑直覺完成,不容修改。若非改不可,那只好等下一張再改了。生命是隨時在變的,有時景象一消失,你就無能為力了。你不要求別人:『噢,拜託再笑一次,把剛剛的姿勢再擺一遍。』生命只有一次,是永遠的,而且不斷在翻新。」
----------- 布列松(Henri Cartier-Bresson,1908-2004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